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任務,也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2024年,我國市場化交易電量6.18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63%左右。今年以來,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標志性成果。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制改革綜合司司長王任飛介紹,電力資源在更大范圍優化配置的市場機制實現突破:
一是國網、南網建立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交易機制,在網間通道“硬聯通”基礎上,實現兩網電力交易“軟聯通”。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期印發的《關于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電力交易機制方案的復函》,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要在2025年迎峰度夏期間,依托跨電網常態化交易機制實現電力資源優化配置,更好支撐電力保供。年底前,進一步統一市場規則、交易品種和交易時序,實現跨電網交易常態化開市。
二是南方區域電力市場開展連續結算運行,5省區發用兩側主體實現“統一交易、同臺競價”。
三是省間現貨市場更加成熟,國網經營區26個省份實現常態化余缺互濟。今年上半年,我國跨省區交易電量超過6700億千瓦時,也就是說,電力市場每交易4度電,就有1度通過跨省區交易實現。
“現貨市場有助于精準發現價格、實時反映和調節供需,既是電力市場體系的關鍵環節,也是難點所在。近年來,我們攻堅克難、久久為功,持續推進現貨市場建設,電力現貨市場即將實現基本全覆蓋?!蓖跞物w說,目前,25個省內市場均已開展現貨交易,其中6個實現正式運行,6個實現連續結算運行,其他10余個省份也將在年內實現連續結算運行。
健全市場體系基礎制度是市場體系高效運行的根本。王任飛表示,統一的電力市場基礎規則體系基本建立。目前,已經形成以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為基礎,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交易規則為主干,市場注冊、計量結算、信息披露為支撐的“1+6”規則體系,未來還會根據市場的發展不斷豐富完善。
“隨著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持續完善,進一步統一規則、破除壁壘、拓展功能、擴大規模,將不斷優化電力資源配置、促進能源轉型,更好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國網能源研究院專家湯廣瑞說。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