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召開期間,由南方電網公司承辦的“‘AI+’電力創新發展”專題論壇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論壇上,國家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能源領域電力方向)對外發布,將聯合電力行業上下游伙伴,共同打通電力人工智能技術成果從研發到應用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該基地已與中國華電、華能、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廣東粵數等19家企業、科研院所達成合作意向。預計到2027年,該基地將形成超10大類典型行業應用場景的中試成果,服務超150家行業內外人工智能上下游企業,實現人工智能應用市場規模年均增長25%,有力推動電力行業和人工智能產業鏈建設。
“中試”是什么,中試基地能做什么
“中試,即中間試驗,上接科研攻關和成果孵化,下接工業示范裝置設計和產品生產,承擔著將行業應用設想轉為產品方案,并迅速推向市場的重要使命。”南方電網公司數字化部總經理龍云介紹,能源電力方向的國家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可提供測試認證、成果轉化、產品開發、生態支撐等多元服務,對于解決目前電力人工智能行業存在的科研成果與實際應用脫節等難題具有重要意義。
“中試基地相當于一個開放共享的試驗孵化平臺。”南網數研院總經理胡榮說,基地除了能為入駐企業提供算力支持、數據樣本集、全流程工具鏈、資金引入等公共服務,還搭建有一整套電網數字孿生仿真環境。企業能夠在逼真的電網場景中訓練和驗證AI技術成果,并根據結果對技術快速迭代,實現AI技術成果從基礎研發到場景應用的全鏈條閉環,極大降低了企業創新門檻。
電力行業的AI技術成果眾多,如果“一窩蜂”推進中試驗證,將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我們會聚焦符合電力行業發展重大需要、能解決行業共性應用瓶頸的技術成果,優先對其開展中試熟化。同時,基地建立的測試驗證機制,能為新技術提供客觀權威的檢測認定,大幅減少新技術被行業采納的障礙。”胡榮說。這能為解決行業人工智能應用的共性難題、加快成熟解決方案在電力行業內的復制推廣提供支持。
目前,基地正牽頭開展在電網安全穩定控制、設備故障預測檢修、電力調度優化等方面的AI中試驗證項目。成熟有效的解決方案還將凝練為行業標準規范,形成可推廣的“智能電力”示范范式,有力引領電力行業的智能化升級。
讓參與者都能在基地生態中受益
中試基地可持續運轉,離不開開放協同的行業生態。政府提供政策資金支持,研究院負責基地運營管理服務,科技企業提供技術支撐,電網企業落地應用場景……通過吸引電力產業鏈上下游各方共建,基地能有力促進數據、算力、算法模型等創新要素的開放流動,讓不同類型的參與者都能在基地生態中受益。
胡榮舉了一個例子:過去,一家開發輸電線路巡檢AI算法的創業團隊很難接觸真實電網場景。有了基地后,他們能通過揭榜比武、項目路演、線上發布方案,精確對接電力企業的線路巡檢需求,并在基地提供的仿真環境中測試算法、快速迭代。電網運維部門也能借此找到契合應用需求的AI產品,從而加速供需匹配。
“中試基地不僅能為我們的產品提供落地應用場景,這些場景需求還能進一步反哺技術的研發升級。以中試基地為紐帶,我們期待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產品能在電網行業場景中得到更廣闊的應用?!焙贾萦顦淇萍脊煞萦邢薰狙邪l部副總經理王啟舟說。
以“AI+行動” 貢獻南網力量
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以“AI+行動”為牽引,在能源數字化、智能電網等領域積累了深厚基礎,建成覆蓋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五省區的能源大數據中心,探索實施“揭榜掛帥”等科研創新模式,培養了一批精通電力與數字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構建起了繁榮多元的電力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目前,公司打造的行業首個自主可控電力行業大模型“大瓦特”,已覆蓋輸電、變電、配電、調度等10余個領域近300個“AI+”創新應用場景。人工智能已經逐漸成為南方電網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
下一步,南方電網公司將進一步立足中試基地建設牽頭單位定位,攜手電力行業產業鏈上下游各方伙伴,圍繞新能源功率預測等行業高價值場景,加快開展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著力推動中試基地成為行業“共創共享共贏”的標桿典范,為推動人工智能與電力深度融合、有效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南網力量。
探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體味“讓每一度電都有AI”
7月26至28日,“智能時代 同球共濟”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行。其中,南方電網公司“大瓦特,讓每一度電都有AI”主題展廳備受關注。大瓦特AI、具身機器人、機器狗等各種智能應用及設備產品,讓參觀來賓切身體會到AI+數字電網如何引領電力行業邁入人工智能時代。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