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亚洲伦理影院,日本高清在线观看视频,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超碰

今天是20250729星期二 距離2060碳中和還有12573天
熱點關鍵詞:
2025 07/28

來源:國家能源局

隔墻售電、零碳產業園、綠電直連等 國家能源局最新答復!

字體:
分享到:
掃一掃
摘要:國家能源局對多項能源建議作出答復:將推動民營企業參與重點能源項目,加快“隔墻售電”政策實施,支持新能源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支持零碳產業園建設;探索“海洋經濟+綠色能源”融合模式,支持粵澳共建“離岸綠電直供基地”。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對“關于讓民營企業參與能源產業體系建設的建議”、“關于探索“源網荷儲”直供電形式推動零碳產業園建設的建議”和“關于加快源網荷儲一體化綠電直供新模式落地助力湛江臨港經濟區打造國家級進出口產業園區的建議”等問題的答復。

關于明確民企參與重點能源項目的地位,以競爭性方式確定項目投資主體,文件明確,國家能源局將配合有關部門扎實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貫徹落實工作,推動落實落細支持保障措施,強化能源領域民營企業公平競爭的法治保障。加強對《若干舉措》宣貫,持續破除各級各類市場準入壁壘,推動能源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

關于加快“隔墻售電”政策實施,支持新能源企業參與電力交易市場,文件明確,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會同相關部門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持續優化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頂層設計,鼓勵各地開展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市場機制創新,推動包括分布式光伏在內的各類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持續推動配電環節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激活配電側活力,提高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利用水平。

關于開展綠電直連,文件明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配電機制創新,不斷拓展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模式,推動智能微電網等配電環節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激活配電側活力,提高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利用水平。

關于推動零碳園區建設,文件明確,下一步將按照“謀劃一批、建設一批、運行一批”的總體安排,支持有條件地區開展零碳園區建設,加強政策、資金、技術和要素保障,有力支撐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和重點產業深度脫碳。

關于共建共享“離岸綠電直供基地”,構建粵澳能源協同供給新體系,文件明確,規劃建設海上零碳能源島方面,海上能源島集合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多種海上可再生能源開發,依托自然島嶼或人工島嶼(海上平臺),集電力送出、氫氨醇制備、儲能、海水淡化、運維母港等多種功能,是具有海上能源資源供給轉換樞紐特征的一體化綜合性能源基地,能夠實現海上可再生能源的高效低成本穩定送出、轉化或利用,具有廣闊發展前景。

下一步,我們支持依托海上風電項目,探索建設海上能源島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動海上風電與制氫氨醇、海洋油氣、海洋牧場、海水淡化等多種海洋業態融合發展,提高海洋經濟價值,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貢獻新能源力量。

原文見下: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362號建議的答復

您提出的關于讓民營企業參與能源產業體系建設的建議收悉,經認真研究并商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現答復如下:

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我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相關部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破解難題、提振信心,全力推動能源領域民營企業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一、關于明確民企參與重點能源項目的地位,以競爭性方式確定項目投資主體

一是加強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4月3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首次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明確為法律制度,并聚焦民營企業重點關切,從公平競爭、促進投資融資、科技創新、規范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等方面作出制度規定,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二是出臺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4月23日,國家能源局印發《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舉措的通知》(國能發法改〔2025〕40號,以下簡稱《若干舉措》),總結提煉形成能源領域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十條舉措,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若干措施》發揮民營經濟主體多元、形式多樣、運行靈活、市場敏銳度高的優勢,既支持民營企業積極發展新型儲能、虛擬電廠、充電基礎設施、智能微電網等能源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也支持民營企業參股核電,投資水電、油氣儲備設施、油氣管網、“沙戈荒”大基地等能源重大項目。此外,《若干舉措》構建發展新環境。統籌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關系,健全市場準入,支持民營施工企業積極參與電網建設;加強自然壟斷環節監管,推進油氣管網運銷分離,引導民營企業便捷進入能源市場;引導民營企業合法經營,暢通民營企業反映問題和訴求渠道,減少執法干擾;提升服務效能,簡化審批流程,多舉措打造民營企業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好的能源領域營商環境。

三是著力破除市場準入壁壘。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印發2025年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壓減清單事項至106項,多部門聯合開展市場準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健全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平臺。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配合有關部門扎實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貫徹落實工作,推動落實落細支持保障措施,強化能源領域民營企業公平競爭的法治保障。加強對《若干舉措》宣貫,持續破除各級各類市場準入壁壘,推動能源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

二、關于讓民營企業加大對清潔能源領域的投入

一是推動解決融資難題。2024年組建四級“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加強央地聯動,集中力量解決小微民營企業融資困難問題。發布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深入推進“信易貸”,與銀行建立投貸聯動合作機制。充分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支農支小再貸款,為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清潔能源企業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綠色貸款余額8.13萬億元;支農支小再貸款余額2.4萬億元。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匯聚金融資源加大對制造業企業支持力度。上線三年以來,入駐金融機構3000多家,助企融資突破1.1萬億。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利用股權融資、債券融資、私募基金等多種工具,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二是提供稅收優惠政策和補貼。持續推進減稅降費,民營企業均可按規定享受同等享受稅收優惠。為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設立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基金,對符合條件的發電項目予以補貼,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均享受同等政策。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配合有關部門繼續發揮好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能源領域民營企業通過首發、再融資、并購重組融資發展,用好民營債券融資專項計劃和支持工具、碳減排支持工具,深化產融合作,拓寬能源領域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和融資能力。

三、關于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產學研合作與高水平人才互通

一是釋放科技創新活力。《若干舉措》持續推動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能源技術創新模式,鼓勵民營領軍企業參與研究制定重大能源科技戰略規劃、政策標準,鼓勵國家科技創新平臺與民營企業協同合作,支持民營能源企業加快數字化改造和智能化轉型升級,創新“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積極培育能源設備循環利用先進技術和商業模式,為民營企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創造條件。

二是加強科技創新資金支持。通過國家科技計劃,支持開展相關領域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研究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均可按規定申請承擔國家科研任務并獲得資助。落實科技創新稅收優惠政策。自2023年起,將所有符合條件行業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并作為制度型安排長期實施;2024年,新增每年7月作為企業預繳申報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政策時點,讓企業提前享受政策紅利。為科創型中小微企提供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務,2024年度,獲得貸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業26.25萬家,貸款余額達3.27萬億。

三是加強能源領域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領軍企業或龍頭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高校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共同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已設立20余個創新聯合體,吸引各類創新主體800余家。組建國家新型儲能創新中心、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支持民營企業加強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為企業提供從研究開發到技術轉移轉化、企業孵化等全鏈條科技服務。

四是加強科研人才培養。制定《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完善標準制定和制度設計,并立足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完善加強交叉專業人才培育體系建設。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推動能源領域創新發展,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創新平臺建設,充分匯聚行業創新資源,加強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推動能源領域產學研深入合作。

四、關于加快“隔墻售電”政策實施,支持新能源企業參與電力交易市場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持續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印發《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發改體改〔2022〕118號),提出引導分布式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健全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機制,鼓勵分布式光伏等與周邊用戶直接交易,增強就近消納新能源和安全運行能力。2025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發改價格〔2025〕136號),推動包括分布式電源在內的新能源上網電量全面進入電力市場,并配套建立可持續發展價格結算機制,通過市場價格信號引導新能源合理投資。為支持新能源生產和消費融合發展模式探索創新,更好促進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2025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有序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能源〔2025〕650號),明確綠電直連模式的定義形態、建設要求、運行管理和權利義務,充分發揮用電負荷就近就地消納新能源的優勢。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會同相關部門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持續優化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頂層設計,鼓勵各地開展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市場機制創新,推動包括分布式光伏在內的各類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持續推動配電環節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激活配電側活力,提高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利用水平。

感謝您對國家能源工作的關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和指導。

國家能源局

2025年6月26日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654號建議的答復

你們提出的關于探索“源網荷儲”直供電形式推動零碳產業園建設的建議收悉,經認真研究并商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現答復如下:

綠電直連、智能微電網、零碳園區等協同發展模式,對促進源網荷儲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作用。我們支持古雷石化基地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政策,因地制宜開展綠電直連、零碳園區等項目建設,引導園區內企業持續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更好應對國際貿易壁壘,推動石化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一、關于開展綠電直連

為支持新能源生產和消費融合發展模式探索創新,更好促進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2025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有序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能源〔2025〕650號),明確綠電直連模式的定義形態、建設要求、運行管理和權利義務,充分發揮用電負荷就近就地消納新能源的優勢,更好滿足企業綠色用能需求,引導產業轉型升級。下一步,為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要求,我們將持續深化配電機制創新,不斷拓展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模式,推動智能微電網等配電環節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激活配電側活力,提高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利用水平。

二、關于推動零碳園區建設

為落實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建立一批零碳園區”的部署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編制了零碳園區建設方案,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園區強化與周邊非化石能源發電資源匹配對接,以就近就地消納為原則,因地制宜發展綠電直連、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電網等模式,強化先進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和需求側管理,提升園區非化石能源可靠支撐能力。下一步,將按照“謀劃一批、建設一批、運行一批”的總體安排,支持有條件地區開展零碳園區建設,加強政策、資金、技術和要素保障,有力支撐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和重點產業深度脫碳。

三、關于推動石化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工信部聯節〔2022〕88號)和《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原〔2022〕34號),提出大力發展高效光伏、大型風電、智能電網和高效儲能等新能源裝備,加快工業綠色微電網建設應用,增強源網荷儲協調互動,促進就近大規模高比例消納可再生能源。持續發布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降碳技術裝備推薦目錄,推動工業企業、工業園區實施用能低碳化、清潔化改造升級。聚焦石化化工、鋼鐵、建材、有色金屬等重點行業領域遴選發布一批工業綠色微電網典型應用場景與案例,推進多能高效互補利用。制定發布《化工園區競爭力評價導則》《綠色化工園區評價通則》行業標準,為化工園區綠色化發展、提升競爭力提供標準支撐。下一步,將深入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聚焦新能源高水平開發利用,加快推廣一批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支持石化園區拓展工業綠色微電網建設應用,促進石化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感謝你們對國家能源工作的關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你們更多的支持和指導。

國家能源局

2025年6月26日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023號建議的答復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源網荷儲一體化綠電直供新模式落地助力湛江臨港經濟區打造國家級進出口產業園區的建議收悉,經認真研究并商國家發展改革委,現答復如下:

綠電直連、智能微電網、零碳園區等協同發展模式,對促進源網荷儲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作用。我們支持湛江臨港經濟區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政策,因地制宜開展綠電直連、零碳園區、智能微電網等項目建設,引導經濟區企業持續提高新能源利用水平,更好應對國際貿易壁壘,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優化。

一、關于開展綠電直連

為支持新能源生產和消費融合發展模式探索創新,更好促進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2025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有序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能源〔2025〕650號),明確綠電直連模式的定義形態、建設要求、運行管理和權利義務,充分發揮用電負荷就近就地消納新能源的優勢,更好滿足企業綠色用能需求。下一步,為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要求,我們將持續深化配電機制創新,不斷拓展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模式,推動智能微電網等配電環節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激活配電側活力,提高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利用水平。

二、關于推動零碳園區建設

為落實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建立一批零碳園區”的部署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編制了零碳園區建設方案,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園區強化與周邊清潔能源匹配對接,以就近就地消納為原則,因地制宜發展綠電直連、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電網等模式,強化先進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和需求側管理,提升園區非化石能源可靠支撐能力。此外,國家能源局近期印發《關于組織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第一批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能發電力〔2025〕53號),圍繞智能微電網等七個方向探索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技術新模式,支持各地結合實際積極參與試點探索。下一步,將按照“謀劃一批、建設一批、運行一批”的總體安排,支持有條件地區開展零碳園區建設,加強政策、資金、技術和要素保障,有力支撐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和重點產業深度脫碳。

三、關于完善微電網標準規范體系

近年來,國家能源局持續加強微電網相關標準布局,組織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及全國微電網與分布式電源并網標委會等持續完善微電網相關標準,推動建立涵蓋基礎通用、規劃設計、系統及設備技術要求、試驗檢測、調試驗收、運行維護、調度管理、技術管理的標準體系。將微電網納入《2025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重點支持方向,推動制修訂《微電網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微電網工程設計規范》《微電網經濟評價導則》《智能微電網保護設備技術導則》《微電網群運行控制要求》《獨立型微電網運行管理規范》《園區級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規劃設計技術導則》《園區級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調控系統設計技術規程》等一批國家和行業標準,并加強標準實施應用。下一步,將充分發揮相關單位和標委會優勢作用,持續推動微電網重點標準制修訂,加快已立項標準研制,加強對發布實施標準的宣傳推廣。

感謝您對國家能源工作的關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和指導。

國家能源局

2025年6月26日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561號建議的答復

您提出的關于粵澳共建共享“離岸綠電直供基地”支持澳門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的建議收悉,經認真研究并商廣東省政府、中國人民銀行、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中央港澳辦、財政部、南方電網、國家發展改革委,現答復如下: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我們支持粵澳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框架下,加強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加大綠色能源供給,更好滿足澳門綠色能源消費需求,并積極支持澳門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您提出的建議具有重要參考借鑒價值,我們正在工作中積極推進落實。

一、關于共建共享“離岸綠電直供基地”,構建粵澳能源協同供給新體系

規劃建設海上零碳能源島方面,海上能源島集合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多種海上可再生能源開發,依托自然島嶼或人工島嶼(海上平臺),集電力送出、氫氨醇制備、儲能、海水淡化、運維母港等多種功能,是具有海上能源資源供給轉換樞紐特征的一體化綜合性能源基地,能夠實現海上可再生能源的高效低成本穩定送出、轉化或利用,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目前,國內外海上能源島均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其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核心技術、實踐應用尚未形成明確路線,有待進一步探索。下一步,我們支持依托海上風電項目,探索建設海上能源島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動海上風電與制氫氨醇、海洋油氣、海洋牧場、海水淡化等多種海洋業態融合發展,提高海洋經濟價值,為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貢獻新能源力量。

完善跨境綠電傳輸網絡方面,粵澳電力聯網40周年以來,持續加強廣東與澳門輸電通道建設,已形成了“北、中、南”三通道供電格局,通過8回220千伏和4回110千伏線路相連,最大供電能力170萬千瓦,為澳門提供了綠色、經濟、安全、可靠的電力。2024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已實現市政100%用綠電,以實際行動落實了綠色低碳發展目標。目前,廣東正在大力開發建設核電、海上風電和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積極接收“西電東送”等省外清潔電力,后續還規劃引入藏東南、青海等地清潔能源,可有效滿足粵澳兩地綠色能源消費需求。下一步,我們將統籌粵澳能源布局和轉型發展,妥善研究海上零碳能源島的聯網方案,持續加強粵澳電力互聯互通,確保澳門獲得穩定可靠的綠電供給。

建立粵澳綠色能源合作框架方面,我們已制定印發《關于有序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能源〔2025〕650號),明確綠電直連模式的定義形態、建設要求、運行管理和權利義務。目前,各地正在按照政策要求穩妥有序發展綠電直連。下一步,我們支持粵澳持續加強綠色能源合作,積極探索建設海上零碳能源島,充分發揮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納優勢,有序開展綠電直連,更好滿足澳門綠色用能需求。

二、關于探索“海洋經濟+綠色能源”融合創新模式,拓展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空間

海洋牧場與綠色能源融合方面,2022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的《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提出建設現代海洋牧場。近年來,隨著海洋牧場建設的持續推進和海上風電的不斷發展,各地積極探索“海上風電+海洋牧場”融合發展模式,形成了一批實踐案例,還需要在技術裝備研發、生態保持等方面持續探索尋求突破。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支持探索“海洋漁業+綠色能源”融合創新模式,支持粵澳海洋漁業協同發展,助力澳門海洋經濟綠色多元發展。

氫能開發利用方面,隨著新能源快速發展,綠電制氫氨醇是實現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納的重要探索,通過拓展氫能在公共交通、建筑能源等領域的利用,可推動構建氫能產供儲銷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下一步,我們積極支持粵澳通過海上零碳能源島開展制氫等新模式新業態,在氫能開發利用上先行先試。

海洋生物科技方面,2021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粵府辦〔2021〕33號)中提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互利合作,培育壯大海洋生物科技等新興產業。下一步,有關部門將積極支持利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開展生物科技研發,實現產學研協同發展,助力澳門經濟多元化。

三、關于打造綠色金融和國際交流平臺,增強澳門全球綠色經濟影響力

建立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方面,我國高度重視碳市場建設,將碳市場作為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澳門具有成熟的金融市場和豐富的國際合作經驗,是我國開展碳交易有關國際交流的重要窗口,對我國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推進跨境碳交易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有關部門將統籌部署跨境碳交易工作,支持澳門利用自身獨特優勢,組織開展跨境碳交易相關研究,加強跨境碳交易能力建設。

發展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生態環境部等部門持續加強綠色金融體系建設和服務工作,先后制定印發《關于發揮綠色金融作用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銀發〔2024〕181號)和《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銀發〔2024〕70號),為澳門開展綠色金融提供有效政策引導。下一步,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政策制度和標準體系,通過綠色金融體系建設,支持澳門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更好服務美麗中國建設。

打造綠色能源國際交流窗口方面,近年來,澳門會展業在新興產業中發展迅速,作為“內聯外通”的“超級聯系人”。澳門能夠憑借獨特優勢成為內地能源技術和產品“走出去”的橋梁,并進一步吸引國際資本、匯聚先進技術。下一步,有關部門將積極支持澳門充分發揮在綠色經濟國際交流中的窗口作用。

推動澳門納入全國綠電綠證交易市場方面,我國于2017年起試行綠證制度,以自愿市場為引導,推動全社會逐步建立綠色電力消費意識。2023年,我們制定印發了《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 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發改能源〔2023〕1044號),確立了綠證是我國可再生能源電量環境屬性的基礎憑證。2024年共計核發綠證47.34億個,交易綠證4.46億個,基本實現了綠證核發全覆蓋,有力推動綠色電力消費理念深入人心。為更好滿足綠電消費需求,我們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21年啟動綠電交易,并根據交易開展情況,逐步完善綠電交易機制。目前,我國綠電綠證交易覆蓋包括澳門在內的所有省級行政區,有效凝聚了社會各界綠色電力消費共識。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跨境綠電交易機制,推動完善澳門電力用戶參與綠電市場,更好滿足澳門綠電消費需求。

四、關于創新政策協同機制,完善跨境綠電發展支撐體系

建立粵澳綠色政策協同專班方面,在黨中央頂層設計和高位推動下,粵澳兩地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中構建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體制機制,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有效提升粵澳之間要素流動,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支持粵澳圍繞跨境綠電交易、碳市場機制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充分借鑒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經驗,突破制度瓶頸,更好實現粵澳綠色政策協同。

推動澳門綠色債券市場與深交所、港交所互聯互通方面,2023年,廣東省人民政府首次在澳門發行綠色地方政府債,符合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可有效推動澳門綠色金融市場發展。下一步,有關部門將做好金融支持澳門綠色經濟發展工作,助力澳門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

建立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方面,我國已于2020年7月設立了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聚焦長江經濟帶沿線綠色發展重點領域,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并適當輻射其他國家重點戰略區域,粵澳地區屬于其投資覆蓋范圍。下一步,有關部門將加強與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對接溝通,建立健全市場化投資機制,為粵澳綠色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感謝您對國家能源工作的關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和指導。


商務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化县| 三穗县| 平昌县| 海口市| 栾城县| 鹤峰县| 璧山县| 江永县| 合肥市| 新闻| 蒙自县| 佛山市| 龙泉市| 泸西县| 阿拉善左旗| 威海市| 伊通| 平顶山市| 广宗县| 滨海县| 忻城县| 绥滨县| 兴义市| 潞城市| 禄丰县| 兴海县| 保定市| 延边| 格尔木市| 洞头县| 淮北市| 灵宝市| 唐河县| 砀山县| 阿尔山市| 天津市| 工布江达县| 桃园市| 边坝县| 德兴市|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