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中國能建江蘇院EPC總承包的國家低碳冶金技術攻關試點項目靖江特殊鋼有限公司——風光儲綠色低碳能源介質供給項目成功并網,助力打造國內首個近零碳煉鋼示范工廠,為鋼鐵行業的智能化和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有效路徑。
項目是近零碳電爐短流程煉鋼項目(首個國家級示范項目)的配套源網荷儲一體化工程,位于江蘇泰州靖江市靖江特殊鋼有限公司廠區內,由35兆瓦分布式光伏系統、16.8兆瓦陸上風電系統、120兆瓦/240兆瓦時構網型儲能系統組成,并配置一套源網荷儲能碳管理平臺。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內首例鋼鐵行業多場景風光儲一體化微網示范項目,預計每年可提供0.75億千瓦時的綠電,降低碳排放6.24萬噸。項目通過風、光、儲協同耦合電爐負荷的方式,提供覆蓋全流程的能源解決方案,助力靖江塑造綠色低碳發展新名片。
多場景光伏:盤活廠區閑置資源
打造綠色發電與儲能一體化示范
項目利用廠區地面、路面、屋面、水面等閑置資源,建成水面光伏、立面光伏、屋頂BIPV光伏、廊道光伏、光伏車棚及鈣鈦礦電池光伏示范區。
智慧用能模式:構建柔性調控體系
攻克煉鋼負荷與新能源耦合難題
項目構建電爐柔性負荷調控體系,形成“新能源優先—儲能調節—電網補充”的智慧用能模式。通過負荷可調技術與構網型儲能穩定電網及快速響應能力,攻克了沖擊性煉鋼負荷和波動性強的新能源耦合難題;通過讓能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實現最優匹配,提升能源協同效率和碳減排水平,使煉鋼高效穩定生產與綠色低碳目標并行。
碳調度決策創新:碳排放納入調度核心
實現多維度數據可視化管控
項目將碳排放納入調度決策,系統實時計算各類能源碳排放,并跟蹤各環節碳排放情況,根據生產計劃和能源供給制定低碳運行策略,力爭實現零碳煉鋼的突破。
配套的能碳管理平臺還可集中統計和展示鋼廠總碳排放、碳排放強度、新能源消納情況、實時負荷、綜合用電成本、噸鋼能耗等關鍵數據。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