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航運界的歷史性事件發生在大連。
當日,中遠海運集團旗下船舶燃料供應專業公司——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應有限公司,在遼寧大連中遠海運重工碼頭,為5500HP氨動力港口作業船,加注船用綠色氨燃料,實現了全球首次綠色船用氨燃料成功加注。
這標志著我國航運業在綠色低碳轉型道路上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關鍵一步,也為全球航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中國方案”。
來源:央視財經
據遼寧海事局、大連海事局透露,這次加注的綠氨來自遠景科技集團在內蒙古赤峰元寶山零碳氫能產業園打造的綠色氫氨項目。
這個項目首期32萬噸工程在7月8日投產,總規劃年產152萬噸,是目前全球最大、也是首個商業化運營的綠色氫氨工程。
遠景赤峰項目實現了100%綠電直連,具備出色的全生命周期碳管理能力,已獲得國際可持續發展和碳認證(ISCC)Plus認證,成為全球首個榮獲帶溫室氣體(GHG)指標綠氨Plus證書的項目。
遠景生產的綠氨產品也通過了法國必維國際檢驗集團可再生氨認證,是全球首個獲此認證的綠氨產品。環保性能和可持續性得到了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
據了解,同時獲得ISCC和必維認證的可再生氨,全世界范圍內只有遠景有現貨。
此次綠色船用氨燃料的成功加注意義深遠。一方面打通了從“綠電制氨—綠色氨運輸—燃料加注—船舶運營”的完整價值鏈,標志著綠氨在船舶動力系統中的全球首次應用,成為全球綠色航運發展的里程碑。
另一方面,這一突破使大連成為全球首個具備生物燃料、綠色甲醇、LNG及綠色氨燃料等船用替代燃料加注能力的港口,完善了大連港燃料供應體系,填補了船舶綠色氨燃料加注品類的空白。這不僅為國內外船舶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環保型的燃料選擇,也極大提升了大連港在航運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推動大連東北亞綠色船燃加注中心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來源:遼寧海事
遼寧海事局副局長季軍表示,此次成功加注標志著中國航運業在綠色低碳轉型道路上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關鍵一步,將為全球航運業提供零碳排放的解決方案,有力推動全球航運業向低碳、環保、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氫能市場產品線總裁郁峰表示:“本次加注驗證了綠氨燃料的端到端落地能力,為包括航運在內的難減排行業提供了系統化的零碳路徑。遠景將持續推動綠色氫氨醇、生物航油成為‘新石油’,為全球脫碳提供更具創新的中國方案?!?/span>
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應有限公司總經理秦嶺對《中國航務周刊》表示,航運業對綠色氨燃料的使用,一直處于試驗探索階段。為實現全球首單綠色氨燃料加注,在沒有可參考的專類法規依據和技術標準的情況下,中石化中海燃供借鑒、吸收國際國內低閃點替代燃料的罐車加注技術,形成了《綠色氨燃料加注技術方案》,經過專家評審論證來指導安全加注。
他進一步強調,從燃燒端來看,氨是零碳燃料。從全生命周期來看,此次加注的綠色氨燃料,碳排放強度約為柴油的20%。在現有規則下,完全滿足歐盟在2050年前的減排要求。此外,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則,使用綠色氨燃料會產生履約盈余,可用于抵消其他船舶的二級合規赤字。
秦嶺認為:“隨著國內綠色氨燃料產能的逐步釋放,以及與國內航運業確定性應用的更多對接,將形成動態相對穩固的供應鏈和產需關系,對于生產端,將會逐步降低生產成本,也將有更多的航運業應用場景?!?/span>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