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一場聚焦可持續發展的行業盛會——“ISSB可持續披露準則先學伙伴成都研討會暨第三屆零碳協同創新大會”在興隆湖·中建濱湖設計總部盛大召開。本次大會由零碳促進會和國際可持續準則基金會(ISSB)北京辦公室聯合主辦,天齊鋰業、中建西南院、中建咨詢承辦,全球氣候學院和勃諾科技共同協辦。全球氣候學院是由上海氣候周和聯合國訓練研究所繁榮聯盟上海中心共同發起成立的,致力于推動全球氣候教育與合作。大會吸引了來自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各界的兩百余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ISSB最新發展趨勢,為推動零碳協同創新賦能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01 主旨發言
作為本次大會協辦方之一,上海氣候周執委會聯席主任鄒榮出席大會并做主旨發言。他詳細介紹了上海氣候周這一推動中國氣候行動的標志性平臺及“氣候公園”(Climate Community)可持續韌性標準系統。鄒榮先生強調,上海氣候周以“中國行動、亞洲聲音、世界標準”為三大支柱,致力于通過企業、院校、機構等多方協同的新生態圈,踐行中國雙碳目標,傳遞亞洲氣候治理方案,并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推動中國氣候行動經驗轉化為全球標準,為構建人類氣候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這一成果不僅展示了上海氣候周在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方面的卓越貢獻,也為其他地區和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
02 重磅嘉賓精彩演講
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主席特別顧問兼北京辦公室主任張政偉先生在致辭中系統闡述了ISSB準則的制定背景、方法論框架、最新進展及其深遠意義,提出了“神奇一跳”的概念,強調可持續信息披露正逐步融入企業價值創造的核心。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執行副總裁兼財務總監鄒軍先生則從鋰產業的角度,探討了與凈零目標的共生關系,強調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的重要性。中建西南咨詢顧問有限公司執行總工程師張國昊先生分享了建筑低碳改造一體化集成服務的新模式,為建筑節能改造市場提供了新的思路。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理事溫悌悌(Ndidi Nnoli-Edozien)女士探討了ISSB準則在非洲的實踐應用,呼吁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全球可持續準則的制定。成都市零碳協同創新促進會理事長張亞龍先生圍繞信任構建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展開演講,強調信任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03 圓桌討論與簽約儀式
在圓桌討論環節,專家們圍繞“可持續視角鏈接世界——標準貫通企業與城市間零碳協同創新”和“全球價值鏈重塑—ISSB準則如何賦能企業可持續治理與競爭力提升”兩大主題展開深入對話,探討了ISSB國際準則在推動企業碳排放數據與城市碳管理平臺互通、強化碳監測技術應用與碳金融產品創新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企業如何通過資源整合高效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
本次大會還完成了兩項重要簽約儀式。《興隆湖可持續共識》的簽署,倡導各方整合資源,共同建設興隆湖國家級近零碳示范區。“供應鏈ESG管理倡議”的擴容升級,進一步提升了倡議的影響力,助力企業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
來自行業的一批知名企業和院校負責人參加了圓桌分享或參會交流:中央結算公司、CDP(中國)、標普北亞區、清華四川院、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西南財大、電子科技大學、勃諾科技、匯川技術、正泰集團、晶澳科技、通威股份、億緯鋰能、中集集團以及成都海關、寧德時代、羅克韋爾中國(成都)、氣候燈塔專委會等。
04 祝賀與總結
上海氣候周對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本次大會不僅為與會者帶來了深刻的啟發,展示了綠色經濟轉型的可行路徑,也進一步深化了企業對國際標準本土化實踐的認識。全球氣候學院作為協辦方,為大會的成功舉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展現了其在推動全球氣候教育與合作方面的積極作用。通過各方的積極合作與交流,大會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