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產區市場震蕩下行,化工等采購需求尚可,部分煤礦價格趨穩;但受港口煤價下行影響,悲觀情緒蔓延,部分用戶采購放緩,站臺及煤場等用戶采購積極性不高。因鐵路運費優惠減少等因素,煤炭從坑口發運至港口仍存在價格倒掛問題,制約了貿易商的發運積極性,導致環渤海港口調入量維持中位水平。
環渤海港口價格持續下跌,市場交易氛圍冷清。報價多以指數下浮為主,但買方壓價更低,實際成交極少。終端用戶普遍存在“買漲不買跌”的觀望心理,采購意愿低迷。雖然沿海電廠日耗因高溫維持高位,但性價比高的長協煤供應充足,足以覆蓋電廠一半以上的需求,疊加大量增加進口煤采購,基本不需要額外采購市場煤,導致市場煤交易活躍度低。上周至今的煤炭市場整體處于弱勢下行通道,核心矛盾在于需求端的觀望、市場的疲軟與供應端發運倒掛,本周前半程,市場仍承壓下行,預計本周后半程,煤價趨向穩定。
“迎峰度夏”消費旺季漸進尾聲,主要受南方持續高溫以及水電外送替代效用不足等因素支撐,沿海電煤日耗回落幅度較小,港口、電廠雙雙去庫。但電煤消費需求逐漸進入季節性回落階段,在市場煤較長協煤溢價擴大以及進口煤價差優勢下,沿海電廠北上采購市場煤不多。此外,在市場避險心態下,部分補空以及投機需求也轉向觀望,需求端呈現低迷走勢。受后續淡季預期到來影響,下游電廠采購心態趨于謹慎,市場需求釋放力度有限;同時,產地價格持續一周的下行,也造成港口貿易商一片哀鴻,發運成本支撐作用減弱,進一步增強了買方的壓價信心。
本周,沿海市場一片慘淡,新增貨盤減少,海運費和煤價雙雙回落。主要原因:首先,目前正處于淡旺季轉換階段,電廠庫存下降緩慢,存煤可用天數始終保持在相對安全區間;大部分終端維持長協煤拉運即可滿足日常需求,整體需求跟進不足。其次,國能、魏橋、珠電等煤價同步下跌,市場悲觀情緒加重,且快速傳導至沿海市場,進一步壓制了市場活力。再次,受重要活動影響,部分耗能工業企業限產,非電行業需求處于抑制狀態。
九月上旬,南方地區高溫天氣并未明顯減弱,電廠日耗下降不明顯。而即將迎來非電行業的復產復工階段,“金九”開啟,電廠和非電需求備料雙雙增加;此時,環渤海港口庫存創今年最低,極有可能迎來一波煤價止跌反彈行情。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