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分時電價,為什么要實施分時電價?
電能無法大規模存儲,生產與消費需要實時平衡,不同用電時段所耗用的電力資源不同,供電成本差異很大。在集中用電的高峰時段,電力供求緊張,為保障電力供應,在輸配環節需要加強電網建設、保障輸配電能力,在發電環節需要調動高成本發電機組頂峰發電,供電成本相對較高;反之,在用電較少的低谷時段,電力供求寬松,供電成本低的機組發電即可保障供應,供電成本相對較低。
分時電價是基于電能時間價值設計的,是引導電力用戶削峰填谷、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的一項重要機制安排。分時電價將一天劃分為高峰(含尖峰)、平段、低谷,對各時段分別制定不同的電價水平,使分時段電價水平更加接近電力系統的供電成本,以充分發揮電價信號作用,引導電力用戶盡量在高峰時段少用電、低谷時段多用電。
陜西電網分時電價機制自1995年起執行, 并于2021年出臺實施了工商業尖峰電價。多年來,分時電價在緩解我省電力供需矛盾、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提升系統整體利用效率、降低社會總體用電成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為什么要調整優化現行分時電價?
(一)貫徹落實國家文件精神
2021年,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電價改革、完善電價形成機制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分時電價信號作用,服務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促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發改價格〔2021〕1093號),明確要求各地要完善現行分時電價機制,統籌考慮當地電力供需狀況、系統用電負荷特性、新能源裝機占比、系統調節能力等因素,將系統供需緊張、邊際供電成本高的時段確定為高峰時段,引導用戶節約用電、錯峰避峰;將系統供需寬松、邊際供電成本低的時段確定為低谷時段,促進新能源消納、引導用戶調整負荷。據統計,目前全國已有22個省級電網按照國家要求調整了分時電價。
(二)服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近年來,我省新能源裝機規模快速增長,電力供應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截止2025年6月底,我省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5600萬千瓦,約占全省電力總裝機的50%左右,預計今后仍將持續增長。為匹配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機組發電特性,需要挖掘午間用電需求,促進新能源消納,提升新能源利用率,服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三)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
近期,我省迎來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多地最高氣溫突破40℃,推動空調降溫負荷急劇攀升。據統計,陜西電網最大用電負荷從7月10日的3594萬千瓦激增至16日的4491萬千瓦,較歷史最大負荷(2024年4076萬千瓦)增長10.2%,7月14日以來連續三天創歷史新高,西安、寶雞、咸陽、渭南、安康等地用電負荷也接連創歷史新高。為做好電力保供工作,需要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合理引導工商業負荷錯峰用電,緩解尖峰時段居民電力供應壓力。
(四)促進市場價格合理形成
2025年我省全面啟動電力現貨市場連續試運行。電力現貨市場電價根據電力供需情況實時變化,“谷段低價、峰段高價”直接反映了電力資源的時間價值和市場供需關系,為分時電價動態調整提供了參考。按照國家要求,電力現貨市場運行后,要做好分時電價與市場交易電價的銜接,進一步引導電力資源優化配置,促進市場形成有效的分時電價信號。
三、本次分時電價主要調整了哪些內容?
(一)擴大執行范圍
一是明確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的工商業用電執行政府制定的分時電價,同時將機關、部隊、醫院等原不執行分時電價的用戶納入執行范圍。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工商業用戶,可根據電力現貨市場價格信號形成分時段價格。二是取消一般工商業用戶可選擇執行平均電價的政策,即“一般工商業用戶可選擇執行分時電價政策,也可選擇在平段電價基礎上每千瓦時加4分錢的標準執行”的相關規定停止執行,引導全體一般工商業用戶公平參與削峰填谷。
(二)優化時段劃分
工商業及農業生產用電每日峰、平、谷三個時段由原來分別8小時調整為高峰7小時、平段8小時、低谷9小時。一是減少高峰時段,將高峰時段合并并減少1小時(16:00-23:00)。二是增設午間谷段,將光伏大發時段調整為低谷時段(11:00-14:00)。三是調整尖峰時段,根據我省用電負荷曲線將工商業尖峰時段前移半小時(夏季7月、8月每日19:00-21:00、冬季1月、12月每日18:00-20:00)。
(三)調整浮動比例
一是由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的工商業用電,以代理工商業購電價格為基礎進行浮動。二是明確輸配電價、上網環節線損費用、系統運行費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不參與峰谷浮動。三是將工商業用電的高峰、低谷浮動比例調整為上下浮動70%,尖峰電價上浮90%。
此外,居民電價相關政策保持不變,仍按現行規定執行。
四、對電力用戶的建議
對于具備靈活調節能力的工商業用戶,可通過調整用電習慣主動減少峰段用電,增加谷段用電,利用連續17個小時的谷段和平段來安排生產,減少設備啟停次數,降低用電成本。對于調節能力相對較弱的工商業用戶,尤其是用電負荷集中在高峰時段的用戶,建議通過配建儲能設施、開展綜合能源管理等方式,優化用電曲線,避免因用電負荷集中推高用電成本。直接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工商業用戶應主動了解電力市場政策、熟悉交易規則,結合自身負荷曲線簽訂合理的市場交易合同。
需要說明的是,實施分時電價可有效減少一些輸配電、發電資源投資,提升電力系統運行效率和經濟性,有利于從總體上降低全社會用電成本。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