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儲能網獲悉,8月15日,云南能投披露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風險分析。其中提到:
電力消納和送出方面的風險
由于新能源電源大比例快速發展,本地負荷發展和配套電網送出能力不足等原因,可能產生電力市場消納的風險。本項目考慮部分電力在會澤縣內消納,盈余部分送往曲靖主網。本工程裝機容量為50MW,根據目前周邊電網輸送能力,存在送出受阻的風險。
主要應對措施: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要求下,云南省正通過加快新型儲能建設、機制創新、區域協同等方式逐步緩解調峰矛盾,促進新能源項目接入和消納問題的改善,預計未來隨著新增儲能、電網結構的不斷優化,政策的不斷完善,項目的消納風險可能會逐步緩解。項目消納風險最終體現在棄電比例的上升,上網電量的減少和盈利能力的減弱。為此,項目實施過程中一是做好全過程成本控制,二是關注政策的變化,特別是綠電直供等政策的調整優化以及對項目消納的改善。
電價政策風險
新能源開發政策風險主要是電價無法達到預期導致收益率下降的風險。2025年1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通知以2025年6月1日為新老項目電價結算劃斷的節點,將在此之前投產的新能源項目作為存量項目,在6月1日之后投產的新能源項目作為增量項目,分類實施機制電價政策。通知的發布標志著新增新能源項目“固定電價”時代的結束,全面進入電價市場化的發展周期,因云南省尚未出臺具體的實施方案,故目前暫無法準確預測該項目未來的電價情況;電價進入全面市場化,也無法預測我省電價的變化情況。電價的不確定性會導致項目盈利能力方面的風險。
主要應對措施:一是持續跟蹤我省實施方案,特別是關于機制電價、市場均價、實際成交價、結算機制的出臺;二是采取倒排工期、調度等措施加快項目建設力爭盡快投產;三是提升電力市場化精準交易能力,建立和培養發電預測和市場化交易團隊,提高發電預測精度和報價策略的能力,統籌發揮公司發電、負荷、儲能等項目的整體優勢,提升新能源項目的電價;四是強化省內電力市場供需平衡的研究,指導增量新能源項目的獲取和機制電量的申報;五是加強與電網公司的協調和溝通,積極爭取電網對市場化交易的支持;六是考慮到低成本電量將在機制電量申報和交易過程中占據優勢,全過程降低度電成本將是未來新增項目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公司將持續做好各環節的成本控制工作,包括:嚴控投資成本,項目投產后利用集控中心提升管理效率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經營成本,充分發揮公司投融資能力降低融資成本等。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