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248號建議的答復。關于推廣新技術、新模式開發試點,答復文件明確,一是關于新技術推廣和新模式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發布了《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降碳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4年版)》,加快風電、光伏、新型儲能等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應用,引導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園區加快建設分布式能源基礎設施;2022年8月印發《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培育“風電+”“光伏+”等多種應用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分布式新能源、微電網等。二是關于探索“隔墻售電”模式。2025年1月,國家能源局印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明確支持大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接入用戶側電網或者與用戶開展專線供電(不直接接入公共電網且用戶與發電項目投資方為同一法人主體)。2025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有序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支持電源與用戶直接連接的專用電力線路建設。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將加快推廣一批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相關技術裝備,持續推動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農業農村、工業園區、交通基礎設施中的應用,助力能源低碳轉型;探索創新新能源生產和消費融合發展模式,促進新能源就近消納。
詳情如下: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8248號建議的答復
您提出的關于推動分布式電源高質量有序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建議收悉。經研究并商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農業農村部、交通運輸部、自然資源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簡化審批流程與用地政策創新
一是關于風電項目核準改備案。2024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3部門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的通知》,明確提出優化審批程序,鼓勵各地對“千鄉萬村馭風行動”風電項目探索試行備案制,結合實際提供“一站式”服務,對同一個行政村或臨近村聯合開發的項目,統一辦理前期手續。二是關于分布式電源項目用地問題。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設施農業屬于農業內部結構調整,無需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簽訂用地協議經鄉鎮政府備案即可;設施用地被非農建設占用的,應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印發《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支持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沿線服務區、收費站、邊坡等土地建設清潔能源開發利用項目。對于“圈而不建”的分布式電源項目,經認定情況屬實的,未動工開發滿一年的,按照土地出讓或劃撥價款的百分之二十繳納土地閑置費;未動工開發滿兩年的,無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積極探索風電項目試行備案制。自然資源部將指導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用足用強相關用地政策,切實保障風電等新能源項目用地需求,促進風電等產業有序高效發展。
二、關于推廣新技術、新模式開發試點
一是關于新技術推廣和新模式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發布了《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節能降碳技術裝備推薦目錄(2024年版)》,加快風電、光伏、新型儲能等新技術、新裝備的推廣應用,引導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園區加快建設分布式能源基礎設施;2022年8月印發《加快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培育“風電+”“光伏+”等多種應用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分布式新能源、微電網等。二是關于探索“隔墻售電”模式。2025年1月,國家能源局印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明確支持大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接入用戶側電網或者與用戶開展專線供電(不直接接入公共電網且用戶與發電項目投資方為同一法人主體)。2025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有序推動綠電直連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支持電源與用戶直接連接的專用電力線路建設。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將加快推廣一批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相關技術裝備,持續推動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農業農村、工業園區、交通基礎設施中的應用,助力能源低碳轉型;探索創新新能源生產和消費融合發展模式,促進新能源就近消納。
三、關于強化電網接入保障
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積極開展分布式光伏關鍵標準制修訂工作,先后制定發布了《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配電網技術規定》《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接口技術規范》等國家標準,適用于10千伏及以下光伏發電系統的接入、調試和運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組織各省級電網企業滾動開展承載力和可開放容量評估測算,配合地方能源主管部門建立了可開發容量按季度發布和預警機制,引導分布式能源在負荷水平高、系統承載力強的區域優先開發。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結合“十五五”能源規劃研究編制工作,就加快電網建設、提升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促進新能源就近消納和大范圍優化配置等問題開展深入研究,支撐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四、關于破解消納瓶頸,強化調節能力建設
隨著風電、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大規模快速發展,電網承載力不足、就地消納能力有限等問題逐步出現,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分布式能源的規劃統籌,引導分布式光伏科學布局,加快新型儲能等靈活調節能力建設,實現源網荷儲協同發展。近年來,國家能源局先后印發《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關于促進新型儲能并網和調度運用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不斷完善新型儲能發展政策體系,探索分布式發電項目合理配建或通過共享模式配置新型儲能等新模式,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會同各有關方面進一步推進源網荷儲協同發展,堅持新能源與調節能力、電網建設在規模、布局、時序上做到“三位一體”,統籌新能源發展、合理利用率和系統調節能力,持續提升電網對新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
五、關于風險防控,強化安全監管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完善調度運行機制、加強配電網調度智能化建設和信息安全防護系統建設,全面提升可觀可測、可調可控能力,逐步構建主配微網協同的新型有源配電網調度模式。建立源網荷儲協同調控機制,不斷完善新能源功率調控機制,提高狀態實時感知與故障處理能力,強化分布式電源管控能力。應急管理部推動能源主管部門按照《能源電力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要求,扎實推進重大電力安全隱患動態清零、強化電力監控系統安全防護、加強風電工程安全管理、提升電力應急處理能力等各項任務落實;針對新能源行業持續推進“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等措施落地見效,完善標準規范體系,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下一步,應急管理部將積極發揮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統籌協調作用,進一步推動完善新能源產業安全監管工作機制,推動能源主管部門建立新能源項目智慧監管體系,督促相關部門加強安全監管,扎實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嚴防新能源領域重大安全風險。
感謝您對國家能源工作的關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和指導。
國家能源局
2025年7月1日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