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多新能源車企還在為電池容量多幾千瓦時、超充速度快幾分鐘爭得不可開交時,已經有先行者玩起了“新花樣”——給車身上裝了“太陽能板”。一場由光伏驅動的新能源汽車補能革命,正悄然加速。
在剛結束不久的2025智博會上,一項“新型透明光伏車身”創新技術,吸引了眾多目光。這款長安汽車推出的光伏車身技術不是簡單的擋風玻璃或采光部件,而是能“邊行駛、邊發電”的智能光伏系統。
在宣傳材料中,長安汽車表示,這是一種革命性的新技術,并非車頂加太陽能板“補丁”,將重新定義汽車與光能的關系,充電不受束縛,不能高達1萬公里/年。
該系統能對光子進行“精準捕獲”,功率500 - 1000瓦,每天補能里程可達20至50公里,可覆蓋日常通勤,還可實現防曬隔熱、隨溫變色等功能。
在介紹展板中,長安汽車指出,這項新技術中的全新光伏可調諧帶隙,可以更好匹配太陽光譜中能量最高區域,實現對光子的“精準捕獲”,超薄特性可與其他電池疊層,轉化效率可達30%-45%。
同時,該技術可實現弱光環境充電,在散射光和低照度下依然有效,在陰天、樹蔭下等環境中也能持續為車輛補充能量。
此外,深藍汽車(長安旗下)近期也公開了“金屬鹵化物鈣鈦礦納米晶薄膜”專利,顯示出在下一代光伏技術上的積極布局。

圖說:長安展示“新型透明光伏車身”創新技術
來源:2025智博會
稍早之前,比亞迪也被曝出其歷時15年研發的車頂太陽能板技術即將全面商業化落地。,這項曾被業界視為“概念噱頭”的技術終于走進消費者生活,或將徹底改寫新能源汽車補能規則。
比亞迪光伏車頂的核心在于異質結電池技術的突破。通過在晶硅襯底表面蝕刻納米級凹槽,光電轉化效率飆升至23.18%,較傳統車載光伏板高出3個百分點。
單看數據可能不夠震撼——但當車頂發電功率達到720瓦(行業平均水平的5倍),一切都變得不同。
“這不是豐田普銳斯那種象征性小天窗。”有汽車工程師拆解樣品后感嘆,“疊層滑動結構讓受光面積擴大到1.8平方米,卻能把風阻系數增加控制在0.01以內”。
實際效果如何?官方數據顯示:理想光照下曬8小時,可補充50-70公里續航。即便是陰天或冬季,每天也能攢出20-30公里電量。
比亞迪的光伏車身技術,可不像咱們想的那樣,只是在車頂上隨便裝塊太陽能板那么簡單。它融合了高效發電、智能溫控、動態調整這三大“黑科技”,實力不容小覷。
因此,比亞迪不光研究了太陽能車頂怎么發電,連電池怎么保護,電池怎么給電池充電,以及光伏電池板怎么展開都研究了。

圖說:比亞迪車載光伏系統專利
來源:企知道
除了長安、比亞迪這種行業巨頭,躍躍欲試的新玩家在勇闖新能源汽車紅海時,也把目光投向了光伏車身。
近期,清華大學碩士尹凱,就把造車的目標人群鎖定在了東南亞和非洲,要為當地民眾量身打造合適的出行工具,提供可以擋風遮雨又能充分利用太陽能的光伏電動小車。
昇麒汽車不走傳統純電、增程技術路線,昇麒汽車SOLARKY C11A定位A00級SUV,其特點是在車頂配備的超高效光伏補能系統。昇麒新能源方面表示,車輛能夠自動實現“邊走邊充”,南北回歸線以內的用戶可每日享受到50公里的“零成本”出行。
昇麒汽車的官網顯示,“通過合作與合資模式共建KD工廠,推動綠色出行走向全球。”“九江經開區發布”的消息顯示,今年3月22日,昇麒C11A光伏電動汽車樣車下線。
昇麒汽車表示,4月8日,昇麒C11A通過歐盟全部11項強制性安全測試,該認證標志著C11A已滿足包括東南亞及非洲大部分地區的市場準入要求。首批認證車輛已正式啟運海外市場,首站啟動泰國市場的本地化適應性驗證及生產一致性審查。
7月12日,昇麒新能源Solarky推出的首款量產光伏車型sunV。該車型采用方盒子造型設計,以“接近零使用成本”為目標,提供綠色、便捷的光伏出行解決方案。
目前,sunV已陸續獲得來自東南亞與非洲市場的合作簽約及訂單,首批車輛預計將于8月全球啟航,后續將持續拓展至更多新興市場。

圖說:昇麒汽車Solarky推出的首款量產光伏車型
來源:昇麒汽車
光伏車身技術發展迅速,但其在實際推廣中仍面臨諸多挑戰,無數先驅者的折戟便是明證。
早在多年前,豐田普銳斯的太陽能版僅能用于車內通風,續航補充聊勝于無;現代為索納塔混動在韓國市場配備了太陽能天窗,但日均補能也僅有可憐的6公里;最激進的荷蘭造車新勢力Lightyear 0,曾號稱日充70公里,最終卻因高昂成本和量產難題而破產收場……
雖然目前仍存在環境依賴、成本偏高、技術成熟度等問題,但是隨著鈣鈦礦等光伏技術逐步成熟、成本持續下降,光伏車身有望從“選配”走向“標配”。其應用也將從車頂擴展至引擎蓋、車門、玻璃等整車多曲面,實現更高功率的發電能力。
屆時,光伏車身技術將使汽車從“耗電大戶”變成“自發電站”,從“能源消耗者”轉變為“能源生產者”,開啟綠色出行新時代并逐步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