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電力市場網獲悉,9月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河南省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第一場新聞發布會,對外介紹河南省“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完成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對于“十四五”以來,河南省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取得哪些成效的提問,河南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省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夏興答復“十四五”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發展和安全,立足服務保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非化石能源為供應主體,化石能源為兜底保障,新型電力系統為關鍵支撐,綠色智慧節約為用能導向,加快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能源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是加快構建清潔高效的能源供給體系,能源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全省能源生產總量達到1.1億噸標煤,電力總裝機突破1.6億千瓦,比2020年增加55%。其中,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8500萬千瓦,比2020年增加162%,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超1000億度、裝機占比超50%的“雙突破”。疆電入豫第二通道加快謀劃,天中、青豫直流送電能力不斷提升,省級500千伏骨干網架持續完善。西氣東輸三線河南段全面建成,全省油氣長輸管道里程突破1萬公里,“兩群六中心”儲氣體系加快完善,儲氣庫容超過130億方。洛陽百萬噸乙烯項目建設進入施工高潮。鶴壁、豫西等一批煤炭儲備項目全面建成,新增煤炭靜態儲備能力350萬噸以上。
二是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能源消費體系,能源結構持續向綠向新。加快建設新一代煤電,優化煤電機組運行調度,推動存量機組實施節能改造和轉型升級,降低煤耗和污染物排放,累計改造超過5000萬千瓦。全省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煤炭消費占比持續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升至18%,比2020年提升約7個百分點。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持續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量占總用電量的比重接近40%。
三是加快構建高效協同的能源治理體系,能源體制改革縱深推進。政策創新走在全國前列,圍繞建立清潔能源為主、多能互補、產銷協同的分布式能源體系,全面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拓展新能源就地就近開發利用場景,構建以大電網為支撐、微電網為支點的新型電網形態,實現由“源隨荷動”向“源網荷儲互動”轉變。目前已累計實施源網荷儲項目600個,促進新能源消納超過800萬千瓦,新增配電線路超過4000公里,總投資500億元以上,在調結構、保安全、促消納、擴投資、降成本等方面初見成效。農村能源革命不斷深化,聚焦綠電清潔取暖、新能源汽車下鄉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實事,提高綠電自發自用比例,降低用電成本,推動農村從單一能源消費者向能源產消者轉型,實現能源從“遠方來”到“身邊取”。探索開展構網型技術、系統友好型新能源電站、智能微電網、算力與電力協同、虛擬電廠、新一代煤電等試點示范,構建具有河南特色的新型電力系統初見成效。
四是加快構建自立自強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能源創新動能不斷積聚。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暖溫帶)布局河南,許繼集團和山東大學源網荷儲一體化與裝備聯合研究院等一批能源領域科研平臺落地。平高集團“超特高壓直流工程關鍵部件”等7個項目成功申報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研發成果產業化實現重大突破。累計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超過2700輛,建成加氫站接近50座,國內領先的中科清能5萬噸/日大型氫液化裝備成功下線,國內首個、產品純度領先的兆瓦級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項目,在中原油田建成投產。新型晶硅太陽能電池、氫能、儲能等未來能源產業提速發展,加快打造中部地區能源產業科創高地。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