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具有強辨識度的特色農產業,草莓是溧水的“金字招牌”,也是莓農的“致富果”。去年底,全國首張SGS水果行業碳足跡認證證書落地溧水,不僅為草莓園銷路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也讓更多人關注起 “雙碳”如何助力企業發展,實現轉型升級。4月29日,記者前往溧水區的南京金色莊園,了解一顆小草莓里的生態“大學問”。
南京金色莊園是一家主要從事草莓種植、加工與銷售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擁有8000畝草莓種植基地,是百果園、山姆、開市客等國內外行業頭部企業的重要合作伙伴。去年10月,該公司與總部位于瑞士的第三方認證機構SGS合作,正式啟動碳足跡認證。
什么是“碳足跡”?記者了解到,是指企業機構、活動、產品或個人通過各種行為過程等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
“‘碳足跡’不僅包括草莓生長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還包括它從一棵草莓苗到栽培養護及采摘、產品包裝、入庫儲存、分揀包裝等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總和。我們產地的草莓,平均每噸排放二氧化碳為1.61噸,低于全球平均測算數據2.94噸,打敗了全球72%企業。”南京市金色莊園副總經理吳英強介紹。
記者在草莓研發區大棚內看到,一根細細的白色軟管正給草莓提供源源不斷的二氧化碳。“草莓生長最適宜的二氧化碳濃度約為980ppm,空氣中實際只含有280ppm,顯然它是‘吃不飽’的。大棚外面那個冒著白氣的大罐子是二氧化碳發生器,通過這個白色小管的小孔釋放二氧化碳,我們給草莓補足二氧化碳,這樣就能促進產量,提高畝產。”吳英強說。通過對氣肥的大量使用,兩年多來,金色莊園已實現草莓畝產增加10%以上,同時產品已遠銷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
在金色莊園生產技術中心總監李德富看來,要想實現產量高,除了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還必須對土壤進行改良。“當下,我們正利用生物有機肥和玉米秸稈輪作的方式改良土壤質量。每年每畝地,我們會補充起碼1噸有機肥來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近三年來,共計減少了40%的化學農藥使用。”
為做好生產、土壤文章,將綠色低碳落實到草莓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金色莊園還在包裝材料上下足功夫,利用可回收材料進行包裝配送。“接下來,我們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企業合作,比如肥料企業、造紙企業、發電廠等,將他們排出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使用到設施農業里去,提高農業效率,進一步促進企業綠色轉型,提升產品競爭力,讓我們的產品走出國門,贏得國際市場認可。”吳英強說。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