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在上海市寶山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上海市寶山區生態環境局、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政府吳淞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及匯豐中國、匯豐公益基金會和恩派基金會、上海寶山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的戰略支持下,由影響力工場上海創新中心(Impact Hub Shanghai)與1.5DO 氣候創新實驗室聯合綠色創業匯等多方生態伙伴共同舉辦了上海氣候周2025注冊活動第四屆“邁向2060 氣候創新峰會”暨「零變未來」氣候共創行動年度活動。本次活動聚焦“氣候創新孵化與加速”“價值鏈協同與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生態構建與區域轉型”三大共創議題,吸引了來自政府部門、投資機構、產業方、媒體、智庫、創業企業等領域的嘉賓參與。從技術孵化到金融賦能,從產業實踐到區域轉型,一起來直擊碳中和浪潮下的各方觀點交流與精彩見解吧!
指導單位、戰略伙伴致辭
盡所能精準賦能每一個企業,希望讓每個綠色夢想都能在吳淞找到生根發芽的沃土。
潘曉磊
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政府吳淞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政府吳淞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潘曉磊先生介紹了寶山北轉型的“一地兩區”戰略,分享了吳淞街道在綠色低碳及氣候行動的實踐。并指出,吳淞正以“三重探索”激活綠色轉型動能:一是以“小載體”書寫“大文章”,打造綠色創新策源地。二是以“小聯盟”打開“大視野”,培育低碳產業生態圈。三是以“小活動”激發“大動能”,構建協同發展共同體。
匯豐中國一直通過氣候公益與各方通力合作,為低碳轉型和雙碳目標的實現創造一個更有利的生態環境。
梁穎
匯豐中國ESG高級經理
匯豐中國ESG高級經理梁穎女士提到,匯豐中國成立及扎根中國160年,一直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并積極探索應對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的路徑與模式,「零變未來」氣候共創行動便是其中之一。她表示,匯豐中國在過去4-5年,累計投入了近1億人民幣,通過支持氣候創新領域的知識研究、能力建設以及技術場景對接、試點合作等方式積極推動和探索創新型的氣候解決方案。
成果展示&手冊發布
2024產業對接手冊總結了各個產業伙伴近50條具體需求,同時延展了「零變未來」氣候共創行動的生態體系。
葛勇
綠色創業匯發起人、綠葉投資創始合伙人
綠色創業匯發起人、綠葉投資創始合伙人葛勇先生分享了2024年度「零變未來」低碳共創營的相關進展與成果,他強調,低碳共創營不僅幫助大小企業促成合作,更在于讓技術團隊深入理解產業方轉型戰略,讓產業方了解前沿技術,幫助雙方共同探索創新技術帶來的價值增量。
氣候技術創新應用需要多元合作,開放式創新模式是助力可持續創新生態的關鍵。
孫菁歌
1.5DO 氣候創新實驗室主理人
Impact Hub Shanghai 合伙人
1.5DO 氣候創新實驗室主理人、Impact Hub Shanghai 合伙人孫菁歌女士系統梳理了項目五年來的宏觀框架,闡述項目行動路徑,一是創新生態能力建設,產出相關洞察和報告;二是通過企業走訪、產業創新工作坊,將解決方案帶到有需求的企業;三是核心的低碳共創營,對接技術供需方;最后利用媒體矩陣,為創業公司伙伴提升影響力曝光。她表示今年6月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期間,項目將發布第二輪產業方、園區等的具體零碳轉型需求,同時呼吁各方伙伴加入,支持創新技術的落地發展。
議題一:氣候創新孵化與加速
01 圓桌匯談:氣候技術創新的挑戰和需求
嘉賓 ?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投資與技術促進助理專家,葉霖 ? 騰訊碳中和高級戰略經理,蔣澤原 ? 坤晟生物董事長,徐坤 ? 倍奇能源市場總監,駱穎婷 主持 ? Impact Hub Shanghai 創新項目經理,鄭依萌
圓桌嘉賓交流探討
1.5度溫控及雙碳目標背景下,氣候創新生態里的相關方面臨著不同的阻礙,圓桌邀請四位氣候技術創新相關領域的嘉賓,分享了國際組織平臺、科技龍頭企業、創業公司不同視角下的觀察與經驗。
葉霖女士從國際視角出發,指出初創企業面臨全球化適配、資金支持、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挑戰,并介紹聯合國組織相關的支持舉措。蔣澤原女士分享了騰訊一系列實施碳中和的舉措,并通過騰訊發起的碳尋計劃為例,講述初創公司在氣候創新領域的痛點及騰訊提供的解法。徐坤先生稱從實驗室到產業化面臨產品商業化遇阻、工程款壓力大、客戶信任度低等諸多技術難題,入選騰訊碳尋計劃后,借助大企業背書和助力,企業發展獲得明顯提升。駱穎婷女士分享公司跨越發展鴻溝時獲得與百事中國的合作機會,并取得相關成果,強調了產業方和國際組織認可對初創企業成長的重要性。
02 主旨分享:數綠協同 推動產業園區邁向可持續發展未來
面對復雜的全球經濟環境,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加關注制造業的發展推動,包括氣候技術創新,供應鏈優化和產業轉型。
葉霖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
投資與技術促進助理專家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投資與技術促進助理專家葉霖女士圍繞“數綠協同 推動產業園區邁向可持續發展未來”展開分享,她指出智能化和綠色化的時代轉變下,工業對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產業園區綠色轉型需構建能源體系、推廣綠色制造技術等,同時介紹了相關指南、評估體系及其模塊與評估原則。
議題二:價值鏈協同與產業轉型升級
01 圓桌匯談:產業鏈協同合作推動低碳轉型
嘉賓 ? OATLY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負責人,林春燕 ? 紫江企業紙包裝營銷部大客戶總監,龔靜 ? 仲量科技生態與創新合作董事,陳心凌 主持 ? 綠色創業匯發起人、綠葉投資創始合伙人,葛勇
圓桌嘉賓交流探討
低碳轉型需要產業鏈上下游緊密協同,但過程中存在著上下游伙伴認知和能力差異等協同方面的挑戰。圓桌邀請到食品、包裝、建筑行業的企業代表,探討他們在協同價值鏈伙伴共同推動低碳轉型的實踐。
林春燕女士分享了在原材料采購等環節與合作伙伴協同減碳的情況及挑戰,還探討了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共性問題,如明確目標、科學制定政策等。龔靜女士介紹自身從運營管理、品牌方溝通、產品研發等多維度實施可持續發展的舉措。陳心凌女士提到在降本增效壓力下,部分房地產科技解決方案面臨改造成本較高、回本周期不確定等方面的挑戰,并提到初創企業通過與大企業合作,可以增強客戶信任感,降低風險感知,促進新技術的采納。
議題三:價值鏈協同與產業轉型升級
01 圓桌匯談:金融手段賦能轉型與創新
嘉賓 ? 上海金司南金融研究院氣候金融中心主任、高級經濟師,吳光豪 ?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高級研究員,金子曦 ? 上海農商銀行總行投資銀行部私募基金團隊負責人,萬江曈 主持 ? Impact Hub Shanghai 創新生態研究經理,邵雨薇
圓桌嘉賓交流探討
圓桌聚焦金融如何支持高排放行業的轉型,以及如何支持提供技術服務的中小型初創企業跨過“死亡谷”,邀請了三位資深嘉賓,分別從政策制定、智庫研究和金融機構的視角展開探討。
吳光豪先生以制定上海市轉型金融目錄及推動轉型貸款落地的經歷為例,從企業、銀行兩方面指出金融支持企業轉型存在的挑戰。金子曦女士提到轉型金融可助力高碳行業向零排放或低排放轉型,是中小企業、高碳企業轉型的良好工具。萬江曈先生分享了銀行在支持沖浪型企業跨過死亡谷中的顧慮及應對機制,并共同探討通過投貸聯動等產品和金融工具支持綠色金融業務發展。
02 圓桌匯談:氣候目標下的區域轉型機遇和需求
嘉賓 ? 上海寶山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毛偉鋒 ? 山西科城能源環境創新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能源轉型方向主管、高級工程師,趙躍華 主持 ? 1.5DO 氣候創新實驗室主理人、Impact Hub Shanghai合伙人,孫菁歌
圓桌嘉賓交流探討
主持人孫菁歌女士表示希望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型,助力區域轉型和城市更新,帶來切實可見的成效。該環節邀請兩位嘉賓分別分享了上海寶山和山西當前的轉型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 毛偉鋒先生介紹寶山圍繞“一地兩區”建設,著力推動濱江、吳淞、南大地區“三箭齊發”,通過城市更新和轉型開發,為集聚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騰空間、注活力。他分享工作感悟,在產業發展領域,以綜合性、專業化的服務供給,對產業項目在引和育上并重。他表示所在公司兼具服務科技成果轉化與涵養經濟新動能的功能,希望打造優強科創生態,引入市場主體;并期望機構資本參與進來,給予科技創新項目足夠的培育耐心。他請與會嘉賓、企業家代表多關注寶山的發展,匯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助力寶山加快建設綠色低碳轉型樣板區。 趙躍華女士圍繞山西省綠色低碳轉型進展,重點介紹了山西能源轉型與產業轉型重點、方向及相關工作,并分享了山西煤炭公正轉型面臨的困境與探索,表示山西正在統籌推進煤炭、電力、非常規天然氣等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希望未來能夠在產業鏈、技術和金融等領域不斷加強區域合作。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