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至關重要的峰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二十八屆締約方大會(COP28)將于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迪拜舉行。
COP(Conference of the Party)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主要決策機構。1995年首次在柏林舉行,此后每年舉辦一屆。
該會議是締約方每年就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排放和限制全球變暖進行談判和達成一致的正式場所。歷屆會議先后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COP28更是格外引人關注。其最關鍵的議程之一,是《巴黎協定》生效后的首次全球盤點。
本屆大會規模堪稱歷屆之最,預期會有超過8萬人參加。COP28期間,《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也將在現場帶來一線解讀報道。
COP28為什么重要?各方將談判什么?又有哪些博弈焦點?
《巴黎協定》后首次全球盤點
2015年1 2月,《巴黎協定》在COP21上通過,標志著聯合國領導的多邊氣候行動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這是國際社會在氣候問題上多年“博弈”后產生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新協議。
它動員全球集體行動起來,努力在2100年前將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 1.5°C的范圍內,并采取行動適應已經存在的氣候變化影響。
該協議要求各國每五年審查一次承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以減緩氣候變化,增強抵御能力,提高適應氣候影響的能力。
COP28則被認為是繼COP21之后最重要的一次氣候大會,因為它將對全球減排“成績單”進行點評。COP28將進行《巴黎協定》制度下首輪全球盤點(Global Stocktake),總結評估《巴黎協定》實施進展,引導未來全球氣候治理進程。
氣候談判頻繁的背后凝聚共識仍舉步維艱。COP28主席國阿聯酋提出, 此次大會重點關注“四個轉型支柱”,即加速能源轉型、修復氣候融資、關注人民的生命和生計、以全面包容為基礎。
各方關注的焦點也包括“錢”的問題,即損失與損害基金能否落地。
簡而言之就是,誰應該為氣候災難買單?
發達國家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責任方,有義務對最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脆弱國家提供補償。
對于世界各國尤其是全球南方國家而言,資金是實現應對氣候變化議程的關鍵。為優先建設可持續、富有韌性的基礎設施,更好地保護人民的生命和生計,同時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減排目標,可獲得、可利用、可負擔的投融資必不可少。
此前,在哥本哈根和坎昆會議上,發達國家承諾到2020年每年提供和動員1000億美元,用于支持發展中國家氣候行動的集體目標。《巴黎協定》要求發達國家繼續帶頭為發展中國家動員氣候資金。然而十多年來,發達國家從未能真正兌現這一承諾。
“全球實現協定目標總共需要98萬億美元,全球低碳經濟轉型每年至少需要4-6萬億美元。1000億美元雖然在其中九牛一毛,但秤砣雖小壓千斤。”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此前的一場論壇中指出,只有發達國家公共資金到位,才能發出積極的政策信號,傳遞穩定的市場預期,撬動多邊開發銀行、國際金融機構、私營部門和社會資金更多流向發展中國家和全球綠色低碳和氣候韌性發展領域。
在11月2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將于本月底舉行,會議將進行《巴黎協定》生效后首次全球盤點,具有重要的階段性意義。中方高度贊賞阿聯酋作為大會主席國,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促進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的引領作用。
中方將同各方一道,支持阿聯酋發揮大會主席國作用,以全球盤點為契機、聚焦落實行動,強化支持手段,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踐行大國擔當
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通過以來,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發揮的作用日益重要。
11月15日,中美兩國發表《關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根據聲明,中美兩國致力于有效實施巴黎協定及其決定,包括格拉斯哥氣候協議和沙姆沙伊赫實施計劃。兩國強調,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對于在這關鍵十年及其后有意義地應對氣候危機至關重要。此外,兩國決定啟動“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開展對話與合作,以加速21世紀20年代的具體氣候行動。
輿論普遍認為,在COP28召開前夕,中美共同發表的這項聲明給全球應對氣候危機的行動注入新動能。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里·塔拉斯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美領導人近日在舊金山會晤中有關氣候變化的表態,呼應了全球合作精神,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產生積極影響。他還高度評價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對世界的貢獻。
近年來,中國持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一系列務實有力的政策舉措讓國際社會看到中國的誠意與擔當。
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候任主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工業和先進技術部部長蘇爾坦·賈比爾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創新、創造力和實力對世界助力頗多,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引領者。中國不僅生產全球能源轉型所需的產品,其工業實力也在幫助各國減少成本。中國在清潔技術方面的持續引領是助力實現全球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
如今,中國已經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產國,在光伏、風電技術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2022年,中國新能源(4.050, -0.01, -0.25%)汽車產銷量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
中國如何在應對氣候變化相關行動議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亦成為本屆大會的一大看點。
中國代表團,站在聚光燈下
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事業。COP大會既是各方博弈的談判場,更是一個匯聚多方智慧的關鍵平臺。
在應對氣候變化之路上,如何看待化石能源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在阿聯酋這樣一個化石燃料生產國舉辦氣候大會,并由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擔任大會主席,一度引發不小爭議。
業內預計,COP28上將有一場大討論,此次談判或將決定化石燃料的前景,對其未來的使用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COP28是氣候多邊進程中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延續并深化‘共同落實’的主題,以首次全球盤點為契機,發出聚焦行動、加強合作的積極信號。”中華環保聯合會副秘書長李瑞東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據介紹,COP大會分為綠區和藍區。藍區是各國代表開會進行協商和非正式磋商的地方。綠區為面向大眾的會場,為包括青年團體、民間社會、非政府組織、私營部門和土著人民在內的不同群體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臺。
來感受一下現場氣氛吧!
COP28大會入口和等候入場的人員。攝影:《中國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COP28藍區入口 攝影:《中國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街邊的標語 攝影:《中國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近期,UNFCCC COP28 亞洲事務高級顧問高楊在一場論壇中表示,中國的企業、非政府組織、行業協會等主體在參與COP28的積極性上,相比全球其他的代表團來說是最高的,同時也是人數最多、最多樣化的代表團。
不少中國企業公布了參會計劃。隆基綠能(21.330, -0.13, -0.61%)宣布在藍區設立“Solar+ Pavilion”,成為COP28期間唯一一個以光伏為主題的獨立場館,將討論社區、自然及科技等熱點話題。
隆基綠能品牌總經理霍焱表示,隆基綠能希望通過參與COP28,代表中國光伏企業與相關國際組織進行高端對話,讓海外乃至全球更多能源和氣候關鍵決策者了解中國光伏企業為全球能源轉型和碳減排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
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許多國家推進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光伏作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之一,在可再生能源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全球光伏產業領域,中國無疑是行業的領導者。
“氣候變化是一個復雜議題,需要全社會各個層面、各個系統的共同努力來應對這一巨大挑戰。我們深知單一企業或產業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我們呼吁全球和全國各界人士一同參與到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中來。”霍焱說。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