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加快構建
(來源:中國能源觀察 作者:本刊記者 劉光林)
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是進入新發展階段縱深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一步,也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在更大范圍優化配置電力資源,提升系統穩定性、靈活性,提速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必須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
2024年,作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初步建成”階段的關鍵之年,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頂層設計進一步得到完善,多層次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加快構建,綠證、綠電市場建設加快,電力商品的多元價值屬性得到激活,圍繞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為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撐。
統一開放——
“軟硬兼施”打造全國電力一張網
2024年前10個月,全國電力市場交易電量5.08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62%;預計全年全國電力市場交易電量6.1萬億千瓦時,比2023年增長7.6%。這得益于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初步形成。
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離不開統一的基礎規則制度。2024年以來,我國電力系統頂層設計不斷完善,從政策保障等“軟件”層面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打下基礎。
2024年7月1日,《電力市場運營基本規則》(以下簡稱《基本規則》)開始施行,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開啟了頂層設計,此舉被認為統一了全國電力市場的“度量衡”,能夠更好發揮市場功能作用。
在此基礎上,有關部門及時制修訂了相關規則。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宋宏坤表示,我國電力市場建設逐步形成以《基本規則》為基礎,以電力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市場等基本規則為主干,以注冊服務、計量結算、信息披露等規則為支撐的全環節、全品種“1+N”基礎規則體系,為市場規范有序運行提供堅強的制度支撐。但他同時認為,目前電力市場還存在規則不統一等問題,下一步還需要及時制修訂電力中長期、輔助服務市場等基本規則,并建立全國統一電力市場評價體系,促進電力市場建設統一規范。
另外,經過多年的建設和運營實踐,我國兩級電力交易平臺建設不斷深化,2個區域性交易機構和33個省級交易機構為市場經營主體提供公平規范交易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持續提升。
當然,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離不開保障電力資源配置“硬聯通”的跨省跨區輸電網絡。令人振奮的是,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全國互聯電網。2024年以來,我國電力行業繼續推進“全國電力一張網”建設。10月31日,1000千伏張北—勝利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正式投運;12月27日,我國西南地區首個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建成投運,隨著大批跨省跨區特高壓輸電工程的相繼投運,全國各省區市電網之間的聯系愈加緊密,進一步織牢了“全國電力一張網”。
宋宏坤于近日撰文指出,目前全國電網已經基本實現互聯互通,電網網架結構、配置能力全面跨越提升,“西電東送”輸電能力超過3億千瓦,為能源資源大范圍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2024年8月29日國新辦舉行的《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萬勁松表示,我國持續完善電網主干網架,推進跨省跨區輸電通道規劃建設和配電網升級改造。預計到2025年底,中國跨省跨區輸電容量將達到3.6億千瓦,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打下堅實的網架基礎。
統一開放是建設國家電力市場的基本原則。“能源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和共享互濟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的客觀要求,但是電力資源的配置還受到行業壟斷和省間壁壘等方面的影響。”宋宏坤表示,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有助于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充分釋放超大規模市場潛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的能源支撐。
競爭有序——
進一步完善機制促市場建設更規范
2024年,隨著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進程的不斷深入,在逐步放開競爭性業務的同時,更多電力行業經營主體進入市場,充分且有序競爭的市場格局得以逐步形成。
在電力發用兩端,越來越多的經營主體被推入市場,接受市場化競爭的洗禮和考驗。隨著發用電計劃的進一步放開,在發電側,全部煤電、近半數新能源,以及部分燃機、核電和水電電量已經參與市場化交易;在用電側,除居民和農業外,全部工商業用戶被推向市場。截至目前,全國電力市場注冊經營主體累計超過74萬家,居全球首位,零售側注冊售電公司近4000家,近60萬個零售用戶通過零售市場購電。
一年來,我國多層次、多交易品種的市場體系初步形成,市場交易品種愈加豐富、交易周期更趨靈活、交易范圍不斷拓展,推動各經營主體之間的競爭向著更加充分和有序的方向延展。從交易標的物來看,我國電力市場涵蓋電能量和輔助服務交易。從交易空間范圍來看,已經覆蓋省間、區域、省內三個層級,初步形成全國市場與省級/區域市場協同運行的格局,跨省跨區、區域、省內中長期交易常態開市;區域、省內輔助服務市場實現全覆蓋。從交易時間周期來看,涵蓋年度、月度、月內、日前、日內和實時等。
區域電力市場加速形成。2024年7月1日,長三角電力市場啟動互濟交易;同年11月30日,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完成首次整月結算試運行。
現貨市場加速推進。截至2024年底,山西、廣東、山東、甘肅四省電力現貨市場先后轉入正式運行,25個省級現貨市場處在試運行階段。2024年10月15日,省間電力現貨市場轉入正式運行階段。宋宏坤介紹,尚未正式運行現貨市場的省區市正在加快建設,力爭到2025年底前基本實現正式運行全覆蓋,推動與電力中長期、輔助服務市場融合發展。
綠電交易向多年期發展。2024年12月24日,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發布了《多年期省間/省內綠色電力雙邊協商交易協議參考模板(試行)》,這標志著我國電力市場交易在時間周期維度上更加豐富。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系主任康重慶認為,簽訂多年期綠電交易協議有望在穩定用電預期、保障發電收益、規范電力市場、激勵源荷互動等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治理完善——
創新監管方式更好發揮有為政府作用
有效監管是確保電力市場健康有序運行的重要手段。宋宏坤認為,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以更加公平統一、有力有效的監管為保障。
2024年,國家能源局兩次召開能源監管工作例會,強調要加強行政執法,做到“長牙帶刺”,形成監管閉環,加快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持續開展不當干預市場專項整治,為新能源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并做好中長期、輔助服務與現貨市場有機銜接,加強區域電力市場建設。
2024年12月16日,國家能源局召開2025年監管工作會議。會議強調,圍繞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相關要求,要堅持建體系、正秩序,健全基礎規則制度,加強各層次市場和各交易品種有機銜接、功能互補,持續監管整治違反市場規則、不正當競爭、行政不當干預等行為,等等。
開展綜合監管和專項監管是強化電力市場監管的有效手段。2024年4月,國家能源局圍繞交易規則執行、限制市場競爭、信息披露及報送等情況和突出問題,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電力市場秩序突出問題專項監管。
此外,電力監管部門還積極通過座談和約談等方式維護公平公正的電力市場交易秩序、推動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構建。
2024年9月30日,國家能源局華中監管局組織湖北省主要發電企業、市場運營機構及第三方機構召開電力市場公平競爭座談會,就電力市場公平競爭相關政策要求進行了宣貫,介紹了促進電力市場公平競爭的主要做法,并就當前湖北電力市場公平競爭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提醒談話,對發電企業依法合規參與電力市場競爭提出了明確要求。
2024年底,國家能源局四川監管辦公室約談了四川電力交易中心。據報道,該監管辦公室經調查發現四川電力交易中心在開展2024年市場打捆非水電量偏差調整和交易結算工作中,未執行有關文件規定,導致經營主體預結算電費有誤,售電側市場主體售電服務費面臨較大損失,引發社會輿情,影響社會穩定,且未按要求于次月組織開展偏差互保交易,于是對該交易中心進行了約談。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力市場秩序監管方面,12398能源監管熱線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上述約談案例就是國家能源局通過12398熱線獲得線索再轉由四川監管辦公室所辦理。
而在能源領域建立跨部門協同監管工作機制,更是成為推動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的一大亮點。2024年11月25日,市場監管總局與國家能源局召開專題會議指出,聚焦能源行業自然壟斷環節監管,加強市場監管、行業監管銜接配合,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聚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聚焦電力價格監督檢查,推動政策規則有效落地和市場有序競爭,深入開展協同監管,形成強大合力。
針對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宋宏坤表示,要與時俱進創新能源監管方式,以數字化為支撐,構建電力市場數字化監管指標體系,推動監管機構由傳統現場監管向常態化、數字化在線監管轉變,促進電力市場運行公平高效。常態化開展電力市場化交易整治,持續糾治地方保護、省間壁壘、市場分割等行為。深入開展電力領域綜合監管,精準開展電力市場秩序監管,維護公平公正的電力市場秩序。
安全高效——
促進資源大范圍高效配置和能源轉型
實現市場運行的安全高效、更好地配置電力資源,是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主要任務目標之一。
自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啟動以來,經過近10年的探索實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取得重要成果,有效實現了“保供應、促轉型、穩價格”,在促進市場競爭的同時,也保障了市場的安全高效運行。
2024年迎峰度夏期間,在全國多地用電負荷大幅高于2023年的情況下,依托電力中長期交易市場以及省間現貨交易市場,全國跨區輸電通道最大送電能力提升到1.42億千瓦,最大支援華東、西南達到1400萬千瓦,各地并未啟動有序用電措施,有效保障了經濟社會運行發展的用電需要。
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也是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必然選擇。新能源參與市場的深度和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電力市場建設的成效。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全國新能源市場交易電量占新能源發電量的近50%。通過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全國挖掘調峰潛力超過1.17億千瓦,預計全年可增加清潔能源消納1200億千瓦時。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綠電交易電量達178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0.9%,交易綠證2.53億個,更好地滿足了企業綠色用能需求。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